电子扫描显微镜-能谱仪,能谱仪EDS(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)是电子显微镜(扫描电镜SEM、透射电镜TEM)的重要附属配套仪器,结合电子显微镜,能够在1-3分钟之内对材料的微观区域的元素分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。常用的是组合是SEM-EDS。
主要作用观察材料表面的微细形貌,断口及内部组织。对材料表面微区成分定性定量分析。
仪器厂家目前以日本电子(JEOL)和日立公司(HITACHI)为主
EDS (energy dispersive X-ray spectrometer):能谱仪
EDX(Energy dispersive x-ray spectrometry):能谱法
SEM的灯丝为W, SEM平时的使用倍率为1万倍以下,1万倍的图像分辨率为30nm。
工作距离一般5-20毫米
不导电试样不能进行EDS定性、定量分析,也无法获得高质量图像。
解决方案:镀导电膜(真空镀,常用Au、Pt等,厚度小于10nm)
主元素(20%wt)允许的相对误差 5%。
3%wt 含量 20%wt的元素,允许的相对误差 10%。
1%wt 含量 3%wt的元素,允许的相对误差 30%。
0.5%wt 含量 1%wt的元素,允许的相对误差50%。
问题:看到能谱谱图时,同一种元素,为何会标定出不同的谱峰呢?
这其实与该元素核外电子层有关, 当电子束照射样品时,从微观来看,原子的较内层电子首先激发出去,之后为了维护系统稳定性,外层电子就会跃迁至内层电子,由于两层电子能量不同,跃迁过程中就会释放出额外能量,该额外能量就是特征x射线。也是我们能谱仪需要捕捉的信号。因为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层能量不同,跃迁后释放的能量也不同,据此我们就可以判断该样品的元素种类以及含量多少。
我们知道,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,其中核外电子可以从内到外分为K层、L层、M层、N层……层,当K层电子激发出后,L层电子跃迁到K层,此时就释放出K alpha X射线,而当M层电子跃迁到K层时,Kbeta x射线释放,此时不论Kalpha亦或Kbeta均被称为K线系。
而当M层电子跃迁到L层时,Lalpha 被释放,N层跃迁到L层,Lbeta被释放,此均被称为L线系
其实简单来讲,就是跃迁到层就叫K线系,跃迁到L层就叫L线系,只不过根据相邻层还是间隔层来命名alpha\beta\gamma……
而这些线系显示到谱图上就有了不同位置不同高低的谱峰
因为不同电子层的跃迁能量固定,那么谱图上显示的K、L的线系位置固定,而且Kalpha和kbeta的高度比例也固定,如果符合以上条件,那就可以确定该谱峰为Cu
根据此理论,大家也可以注意到,为什么目前能谱仪不能分析Be以前的元素呢?对于Li来说,核外三个电子,内层电子跃迁后,外层电子补位会释放出0.0544keV的能量,该能量过低,而且大大低于能谱能量分辨率,目前很难用能谱检测的方法鉴别。
而对于H,He来说只有单层电子,即使跃迁后也无外层电子补位,自然也无X射线产生,所以能谱无法检测H,He。
飞秒检测作为国内的配方技术服务公司,拥有尖端的技术研发平台、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以及精密的高科技仪器设备;成立至今,其下属飞秒检测中心已经为包括**下属单位在内众多企业客户提供一系列产品的配方分析服务,成功地为企业解决在研发中遇到的难题,突破多领域技术瓶颈;并且与化工行业多家有规模企业建立长期技术合作;飞秒检测下属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:由多位985、211高校背景研发工程师组成外围*团队;在新材料尖端领域已申请多项**,协助企业成功*出数项高端产品,缩短了某些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。
飞秒检测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研发经验,兼容了飞秒检测配方分析长期积淀;运用尖端仪器,完善的标准图谱库、强大原材料库,彻底解决了化工领域如金属表面处理剂、清洗剂、金属加工液、橡胶、塑料、胶黏剂、涂料、水处理药剂、纺织印染助剂等企业配方改进、新产品研发的切实问题;正是飞秒检测优质的口碑,赢得多个领域**企业关注,成功地建立精细化学品研发平台;在飞秒检测共同努力下,企业不断技术革新,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。